高立群

发布日期: 2012-07-0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人事处

高立群,1970年生,男,心理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康复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

研究领域

认知心理学、语言习得与语言障碍,语言病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近些年的主要研究兴趣在于利用脑成像、眼动和行为技术,探索儿童早期语言发展、语言障碍和成人失语症的大脑机制,追踪语言障碍早期诊断的标志,研发语言障碍治疗与康复的技术。

教育背景

1988-1992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士

1992-1995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

1995-1998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

工作经历

1998-2000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2001-2003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对外汉语系主任

2005-2012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习得与认知实验室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2012-今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病理与脑科学研究所教授,MEG语言障碍与脑科学实验室主任

2016-今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康复学院语言病理学和言语听觉科学学科带头人

2018-今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中心副主任(兼)

2019-今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康复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

主要论文

1.高立群,吴艳红(1994)“小学阶段聋童与正常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第1期,57-59。

2.高立群,彭聃龄(1999)“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49-56。

3.高立群(2000)语音在汉语词汇语义加工中的作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26-32。

4.高立群(2000)“概念表征理论”,载于《语言文化论丛》,华语出版社,北京,93-104。

5.高立群,孟凌(2000)音、形信息对外国留学生汉语阅读中汉字辨认的影响。《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67-76。

6.高立群,彭聃龄(2001)离散还是连续?——语义信息加工性质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第5期,398-404。

7.高立群,彭聃龄(2001)学习因素对语义信息加工性质的影响,《心理科学》,第2期,13-17。

8.高立群(2001)外国留学生规则字偏误分析——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 第5期,55-62。

9.高立群(2002)把字句位移图式心理现实性的实验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61-67。

10.高立群(2002)外国留学生形声字偏误分析——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175-186。

11.高立群,孟凌,刘兆静(2003) 日本学生心理词典表征结构的实验研究,《当代语言学》,第2期,120-132。

12.高立群(2004)汉语把字句认知表征模式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第1期,117-119。

13.高立群 李凌(2004)外国学生汉语“把”字句认知图式的实验研究,载赵金铭 主编《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2002年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76-296,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14.田靓,高立群(2004)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9-33,增刊。

15.刘兆静,高立群(2004)利用汉语韵律信息消解句法结构歧义的实验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67-70,增刊。

16.高立群,刘兆静,黄月圆(2005)“自己”是谁?—对约束原则的实验研究,《语言科学》,第2期,39-50。

17.田靓,高立群(2005)影响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短时记忆的因素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97-103。

18.高立群,高小丽(2005)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3期,7-13。

19.高立群,彭聃龄(2005)汉语形声字语音加工的前词汇通路,《心理科学》,第4期,885-888。

20.高立群,黎静(2005)日本留学生同形词词汇通达的实验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96-105。

21.黄月圆,杨素英,高立群,崔希亮(200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反身代词习得考察,《汉语学习》,第5期,49-60。

22.曹秀玲,黄月圆,杨素英,高立群,崔希亮(200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话题句习得研究,《汉语学习》,第3期,86-102。

23.王建勤,高立群(2006)欧美学生汉字形音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载于赵金铭等编《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商务印书馆,374-390。

24.高立群,孙慧莉(200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量化工具的设计构想,《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105-117。

25.黄月圆; 杨素英; 高立群; 张旺熹; 崔希亮(2007)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被”字句习得的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76-90。

26.杨素英; 黄月圆; 高立群; 崔希亮(2007)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存现句习得研究,《汉语学习》,第1期,59-70。

27.杨茜,高立群(2007)对英语空论元的一项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专刊,1-3。

28.高立群,赵媛琳(2008)日本留学生汉语复合词构词法意识的实验研究,《汉语学习》,第2期,82-89。

29.高立群,高小丽(2008)英日韩学生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对比研究,载于崔希亮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认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99-115。

30.杨茜,高立群(2008)虚主语对习得英语空主语参数的作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41-143。

31.杨素英,黄月圆,高立群,崔希亮,曹秀玲(2008)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焦点句习得考察,《汉语教学学刊》,第4辑,148-164。

32.Peng Zhou & Liqun Gao(2009)Scope Processing in Chinese,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38(1):11-24.

33.高立群(2009)熟悉性与量化词对句子语义加工的影响,载于崔希亮 等著《欧美学生汉语学习和认知研究》,19-39,北京大学出版社。

34.高立群,刘兆静(2009)汉语反身代词认知加工的时间进程,载于崔希亮 等著《欧美学生汉语学习和认知研究》,40-79,北京大学出版社。

35.池扬琴,高立群(2009)汉语空论元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载于崔希亮 等著《欧美学生汉语学习和认知研究》,97-126,北京大学出版社。

36.石轶敏,高立群(2009)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双宾与格的自推研究,载于崔希亮 等著《欧美学生汉语学习和认知研究》,127-146,北京大学出版社。

37.张丹丹,高立群(2009)英日韩留学生对汉语话题句习得得实验研究,载于崔希亮 等著《欧美学生汉语学习和认知研究》,147-179,北京大学出版社。

38.周鹏、高立群(2009)双重量化句辖域解读研究综述,载于崔希亮 等著《欧美学生汉语学习和认知研究》,188-209,北京大学出版社。

39.周鹏、高立群(2009)Quantified Sentences in Chinese,载于崔希亮 等著《欧美学生汉语学习和认知研究》,210-241,北京大学出版社。

40.杨茜、高立群(2010)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民族认同与汉语学习关系的实证研究,《新疆社会科学》,2,63-69。

41.Jiu-Ju Wanga, Hong-Yan Bi, Li-Qun Gao and Taeko N. Wydell(2010)The visual magnocellular pathway in Chinese-speaking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Neuropsychologia, 48(12).

42.吕会华,高立群(2011)中国手语的关系从句,《当代语言学》,第2期,116- 123页。

43.李凌; 高立群(2011)句子表征对汉语句子加工的影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第4期,137-139.

44.Zhou, P., Su, Y., Crain, S., Gao, L. Q., & Zhan, L. K. (2011). Children's use of phonological information in ambiguity resolution: A view from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Available on CJO 2011 doi:10.1017/S0305000911000249

45. Zhou, P., Su, Y., Crain, S., Gao, L. Q., & Zhan, L. K. (2011). Children’s use of prosodic information in ambiguity resolution. In Universals and Variation, Proceedings of GLOW in Asia VIII, 387-392, Beijing.

46.李凌,高立群(2012)句法语义和语用对汉语句子认知加工的影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7-14.

47.杨茜、高立群(2012)不同类型量化词对句子语义加工的影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第4期,164-166

48.Hao. Y, Sheng. L & Gao, L.Q.(2014)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s pronoun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Development, 2, 6, 1-23.

49.Zhou. P, Crain. S. Gao. L.Q. & Jia. M.X.(2015) The use of grammatical morphemes by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with high functioning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5(5):1428-1436.

50.陆熙雯,高立群(2015)对外汉语课堂互动中纠正性反馈对习得的影响, 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95-109.

51.高立群,Cynthia Thompson等(2017)《中国失语症语言评估量表》标准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

52.高立群(2017)“牙刷”还是“园丁鸟”—从语言矫治到沟通科学的启示,《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5, 321-324。

53.Zhou, P.; Crain, S.; Gao, L.Q. ; Jia, M.X. (2017). The Use of Linguistic Cues in Sentence Comprehension by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with High-Functioning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7(1), 17-32.

54.廖敏,杨燕,高立群(2018)教育干预对新手二语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外国语文,第34 卷第2 期,131-137。

55.Xu N., Tang P., Yuen I., Gao.L.Q., & Demuth. K.(2018). Five-Year-olds' Acoustic Realization of Mandarin Tone Sandhi and Lexical Tones in Context Are Not Yet Fully Adult-Lik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5).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8.00817.

56.Tang P., Yuen I., Xu N., Gao L.Q., & Demuth K.(2018).Acquisition of weak syllables in tonal languages: acoustic evidence from neutral tone in Mandarin Chinese,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2018), 1–27.

57.Tang P., Yuen I., Xu N., Gao L.Q., & Demuth K.(2019).The Acquisition of Mandarin Tonal Processes by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https://doi.org/10.1044/2018_JSLHR-S-18-0304.

58.Tang P., Yuen I., Xu N., Gao L.Q., & Demuth K.(2019). The Development of Abstract Representations of Tone Sandhi.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http://dx.doi.org/10.1037/dev0000781.

59.Ke H.Z., Zhao Y., Gao L.Q., Shuying Liu S.Y., & ·Pires A.(2019). On the Implicit Anaphoric Argument of Relational Nouns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07/s10936-019-09633-2.

60.廖敏,高立群 (2019)失语症语言治疗中的交流效果促进法,《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71-73.

61.庞子建,刘恒鑫,高立群(2019)成人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清晰度评估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140-145。

62.高立群 (2019)儿童语言习得的经验论和先天论,《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154-157。

63.刘恒鑫,郝建萍,高立群(2019)跨性别者的嗓音调整,《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3,335-339.

64、Tang, P., Yuen, I., Xu Rattanasone N., Gao, L., & Demuth, K. (2019). The acquisition of phonological alternations: the case of the Mandarin tone sandhi process.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40,6, 1495-1526.

主要承担研究项目

1.2002《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研究》(项目号:02CYY00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2009《汉语和英语儿童对语义逻辑习得的对比研究》(09BYY02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2012《The emergence of logic in child language》(项目号:DP1096160),澳大利亚政府研究委员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ARC)Discovery项目

4.2002《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及教学对策》(项目号:81089),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项目,

5.2006《优秀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技能结构的实验研究及师资培训模式开发》(项目号:NCET-06-014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6.2007《基于教学实验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认知能力及培训模式研究》(2007JJD74005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7.2009《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研究》外籍师资重点项目,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

8.2010《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及评估方法研究》,2010年教育部学校特色项目

9.2011《儿童和成人的脑磁波项目》,2011年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专项基金

10.2014《儿童语言习得相关课程及MEG脑磁图成像实验系统建设项目》(项目号:TS2014BJYY009),2014-2016年教育部外专局项目

11.2017 《早产儿早期语言发展及障碍的脑神经机制研究》(项目号:17ZDJ07),校级重大基础研究专项

荣誉奖项

1.2002 北京市新技术(教育)创新标兵奖

2.2002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青年教师奖

3.2006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开设课程

本科生课程:语言导论、沟通科学导论、语言病理诊断学

研究生课程:语言病理学、心理学实验设计

主要社会服务/学术兼职

1.香港研究资助局(Research Grants Council, Hong Kong)外籍评委;

2.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3.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s and Disorders(IALP)常务理事;

4.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5.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语言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6.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评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7.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孤独症康复学组副组长;

8.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9.北京听力协会监事长;

联系方式

邮箱:gaolq@blcu.edu.cn

办公电话:010-82303468

办公室:北京语言大学新综合楼123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