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沿革

发布日期: 2014-07-01 浏览次数:

  

历史沿革

  1950年7月 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成立
  1952年3月 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成立
  1952年9月 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成立
  1960年 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改名为“出国人员培训部”
  1961年7月 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成立

 

发展历程
  1962年6月26日 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成立
  1964年 外语系成立
  1965年1月9日 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1972年10月16日 北京语言学院重建
  1985年 语言文学系、出版社成立
  1986年 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9年 汉语水平考试中心成立
  1993年 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文化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成立
  1994年 外国语学院成立
  1996年6月 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1996年 汉语教师进修学院成立
  1997年 比较文学研究所成立
  1999年 文化学院更名人文学院
  2000年 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
  2001年 金融系、语言研究所成立
  2002年7月 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2003年 信息科学学院成立
  2005年 国际商学院成立
  2006年 获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9年 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2011年 高级翻译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成立,获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回眸——北语
  北语的由来


  北京语言大学创办于1962年6月。当时校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由当时的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和“留苏预备部”三个单位组建而成。 
  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建国初。新中国成立不久,为增进与我国建交国家的友谊,促进文化交流,中国开始接受来华留学生和派出留学生,于是产生了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和对出国前留学生培训外语的客观需求。1950年7月,清华大学开始筹备“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第一学年共招东欧留学生23人。1952年,中国进行高等院校调整时,“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调入北京大学改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从1950年到1960年,我国共招收6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2844名,这些留学生一般首先在北大中国语文专修班学习汉语,然后再分到各有关院校学习专业。
  60年代初,中国和非洲地区相互交流活动广泛展开,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非洲地区要求派遣留学生来我国学习,我们应该接受安排,并应专设机构"的批示精神,1960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非洲留学生办公室”设立,1961年7月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除有小部分教师暂时留守外,其余调进北京外国语学院,与非洲“留学生办公室”合并,改名为“外国留学生办公室”。
  中国的出国留学生培训工作与来华留学生工作是同步展开的。
  1952年3月,北京俄文专修学校成立留苏预备部,定名为“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第二部”,第一期留苏预备生180人,经11个月的培训于1953年8月出国。1955年“俄专二部”改名为“留苏预备部”。随着派往国家数量的增加,培训语种由单一语种发展为多语种,1960年底,“留苏预备部”改名为"出国人员培训部",简称"出国部"。
  1962年6月,教育部决定将原属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外国留学生办公室”、“出国人员培训部”从该校分离出来,单独建校,定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直属教育部领导,校址在北京西郊苏州街。同年暑假,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老师调入“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建校之初,成立了来华留学生汉语部和出国留学生培训部,分别负责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预备教育和对出国留学生的外语预备教育。学校的成立,对加强和改善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和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标志着新中国的留学生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学校成立后,始终得到了周恩来总理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到1964年,学校规模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日益扩大的任务的需要,6月5日,教育部研究通过了“关于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校舍、校名问题的请示报告”,上报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并报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周恩来总理仔细审阅了报告,并于1965年1月9日亲自批示,“同意更改名称,扩大任务。校舍问题待某些院校外迁后,交赵鹏飞副秘书长解决”。1964年7月9日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到学校视察,鼓励全校教职员工要努力办好学校,搞好汉语教学,自己创牌子并走向世界。1965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北京语言学院题写了校名。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北京语言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以及其他各项工作都陷入停顿。直到1972年10月,随着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的不断发展,先后有近40个国家要求向我国派遣留学生,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恢复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为北京语言学院亲笔题写了校名。
  1978年学校开始接受短期学汉语的留学生,1982年成立外国留学生短期汉语进修部。1984年起,这个部发展成一年四季全年开班。
  发展学历教育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里一次深刻的变革。早在1978年北京语言学院第一个创办了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里,发展和延伸了短期语言培训、汉语预备教育,学科层次提高了一步。1981年首届留学生本科毕业生共25人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本科学历。本科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课程体系,培养目标,专业性质,知识结构都日臻完善,目前已有汉语言和中国语言文化等多个专业,在汉语言专业中设立了经贸、翻译、教学等方向。
  对中国人的外语教学主要包括出国留学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外语教育几部分。外语系于1977年恢复招生"文革"后的第一批四年制本科大学生学习外语。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北京语言学院承担起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任务。1985年9月,在外语系汉语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了语言文学系,招收本科生,并从1986年始招收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与人才培养的需求相对应,学校在教学体制的改革方面也在不断的深化。1993年初,学校从留学生教育和中国学生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实行学院制。先后设立了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汉语教师进修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还成立了基础教学部。1996年,经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批准,我校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我校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英文名继续用“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学校伴随着学科专业领域的拓宽,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学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英语语言文学等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心理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硕士学位授权一、二级学科;获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还建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专业15个、硕士专业28个、本科专业25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9个。学科涵涉文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七个门类。
  北语作为中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和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已经成为我国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和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 

 

 

(资料来源:北京语言大学校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