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祥

发布日期: 2019-08-2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人事处

吴福祥,1959年生,男,文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

汉语历史语法、汉语历史语义、汉语方言语法、语法化


教育背景

1978-1980  安徽省徽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专科

1983-1985  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

1985-1988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硕士

1992-199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博士


工作经历

1988-1992 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

1995-201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

2019-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学术成果

专著

1.《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

2.《近代汉语纲要》(合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3.《<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5.《语法化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6.《语法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7.《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吴福祥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8.《语法化与语义图》,学林出版社,2017年年。


论文(部分)

1.《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合作),《中国语文》(CSSCI来源),1995年第3期。

2.《从“VP-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语气词“麽”的产生》,《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

3.《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与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中国语文》,1998年第6期。

4.《南方方言里几个状态补语标记的来源》(一),《方言》(CSSCI来源),2001年第4期。

5.《南方方言里几个状态补语标记的来源》(二),《方言》,2002年第1期。

6.《南方方言虚词“到(倒)”的用法及其来源》,《中国语文研究》(香港),2002.2。

7.《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语法化》,《中国语文》,2002年第1期。

8.《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中国语文》,2003年第1期。

9.《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带宾语的语序类型》,《方言》,2003年第2期。

10.《再论处置式的来源》,《语言研究》(CSSCI来源),2003年第3期。

11.《也谈持续体体标记“着”的来源》,《汉语史学报》(CSSCI来源)(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2.《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当代语言学》(CSSCI来源),2003年第4期。

13.《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外语教学与研究》(CSSCI来源),2004年第1期。

14.《“X不比Y•Z”格式的语用功能》,《中国语文》2004年第3期。

15.《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检讨与反思》,《汉语史学报》(第五辑),2005。

16.《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共相与殊相》,《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

17.《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中国语文》,2005年第6期。

18.《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语言科学》(CSSCI来源),2005年第2期。

19.《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当代语言学》2005年第3期。

20. 《粤语“否定词+V得OC/CO”格式的来源》,《方言》2005年第4期。

21.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目标》,(《古汉语研究》(CSSCI来源)2005年第2期。

22. 《汉语“数+量+名”格式的来源》(合作),《中国语文》,2006年第5期。

23.《关于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民族语文》(CSSCI来源),2007年第2期。

24.《汉语方所词语“後”的语义演变》,《中国语文》, 2007年第6期。

25.《历史句法学理论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

26.《南方语言正反复问句的来源》,《民族语文》,2008年第1期。

27.《南方民族语言处所介词短语位置的演变和变异》,《民族语文》2008年底6期。

28.《南方民族语言里若干接触引发的语法化过程》(《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四),商务印书馆,2009。

29.《南方民族语言领属结构式语序的演变和变异》,《东方语言学》(第六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0.《南方民族语言关系小句结构式语序的演变和变异》,《语言研究》2009年第3期。

31.《从“得”义动词到补语标记 — 东南亚语言的一种语法化区域》,《中国语文》,2009年第3期。

32.《语法化的新视野 — 接触引发的语法化》,《当代语言学》,2009年第3期。

33.《粤语差比式“X+A+过+Y”的类型学地位》,《中国语文》2010第3期。

34.《汉语方言里与趋向动词相关的几种语法化模式》,《方言》2010第2期。

35.《东南亚语言“居住”义语素的多功能模式及语法化路径》,《民族语文》2010年第6期

36.《语义图模型——语言类型学的新视角》(合作),《当代语言学》,2011.4。

37.《多功能语素与语义图模型》,《语言研究》2011年第1期。

38.《试说汉语几种富有特色的句法模式——兼论汉语语法特点的探求》, 《语言研究》2012年第1期。

39. 《侗台语差比式的语序类型和历史层次》,《民族语文》2012.1

40. 《语序选择与语序创新——汉语语序演变的观察与断想》,《中国语文》2012第4期。

41. 《语法演变的机制》,《古汉语研究》2013.4。

42. 《语义复制的两种模式》,《民族语文》2013.4

43. 《结构重组与构式拷贝》,《中国语文》2014.2。

44. 《语义图与语法化》,《世界汉语教学》(CSSCI来源),2014.1。

45.《白语no33的多功能模式及语法化路径》《民族语文》2015.1。

46.《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古汉语研究》2015.4。

47. 《复制、型变及语言区域》,《民族语文》2016.2。 

48.《试谈语义演变的规律性》,《古汉语研究》2017.1。

49.《汉语方言中若干逆语法化现象》《中国语文》2017.3。

50.《从区域语言学到区域类型学》,《民族语文》2017.6。

51. 语义演变与主观化,《民族语文》2019第5期。

52. 语义演变与词汇演变,《古汉语研究》2019第4期。

53.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几点思考 《汉语学报》(CSSCI来源)2020年第4期。

54. 甘青方言若干附置词“伴随-工具-方所”多功能模式的来源(合作),《中国语文》2021年第3期。


研究项目

1. 2009“侗台语中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和语法变异”(主持,项目号09BYY06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2.  2014 “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 (首席专家,项目号14ZDB09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招标项目


荣誉奖项

1999年中国社科院第二届优秀青年科研成果奖。


开设课程

研究生课程:汉语历史语法专题、语法化与语义演变、语法化研究专题、形态句法学基础、语言类型学专题


社会服务/学术兼职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JCL)、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法国)、Asi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荷兰)、《民族语文》、《古汉语研究》、《东方语言学》、《南开语言学刊》、《汉字汉语研究》和《励耘语言学刊》等杂志编委,《中国语文通讯》(香港)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学科编委及历史语言学分支主编;中国语言学会历史语言学分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语言学科委员。


联系方式

邮箱:wufuxiang100@126.com

办公电话:82303717

办公室:北京语言大学综合楼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