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5-08-07

北京语言大学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是光明日报和北京语言大学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于2015年初联合成立的实体性学术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并为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提供学术支持。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周刊创刊于1954年3月1日,每周一版。光明日报先后委托著名学者陈翔鹤所在单位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负责编辑工作,主编为陈翔鹤。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学遗产》周刊停刊,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学遗产》以月刊或者半月刊的形式,曾断断续续出版,到2010年前后停止出版。2015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光明日报计划恢复《文学遗产》专刊,并恢复专家办报传统,委托北京语言大学相关学者主持成立专家委员会,并成立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作为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的学术支持与编辑平台,负责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版的选题及编辑工作。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以“跟踪学术前沿、引领学术风气、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学术发展”为编辑宗旨,依托北京语言大学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的学术平台,紧密团结全国优秀的古代文学学者和广大的读者,2015年、2016年、2017年,《文学遗产》专刊经过月刊、半月刊、周刊三个阶段,2018年与《史学》《哲学》组成《文史哲周刊》,为积极推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和光明日报的表扬。

2022年以后,由于稿件编辑工作量剧增,经与光明日报有关部门协商,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主要负责为《文学遗产》专刊提供学术支持,不再负责组稿与稿件的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