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中心(China’s Applied Research Center for Ethnic Languages)成立于2016年7月,是由国家民委批准,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和北京语言大学共建的科研平台。中心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长期开展民族语文政策和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咨询服务,建设国内一流的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战略智库。
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中心现有科研人员7人,其中研究员3名,副研究员2名,助理研究员2名。中心自成立以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5项。出版著作9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70篇,获采纳咨询报告25篇。中心现有博导3人,硕导4人,培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等专业方向的硕博研究生。
近年来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中心致力于语言接触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边境语言与国家安全、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等领域的研究。“以蒙学文献为中心的西夏‘儒学教化’研究”“中华民族语言文字交融实证与资源发掘研究”“基于统一平台的阿尔泰语系语言亲属关系远近度研究”“元代蒙汉合璧《孝经》及元明白话《孝经直解》整理与研究”“辽金元北京地区民族语汉语合璧碑刻史料的翻译整理与北京多民族共同体精神研究”等项目以及多项论文、论著,为创新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言学路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安全视域下的北方跨境语言资源库建设研究”“跨境载瓦语志研究”“民族语文与国家安全关系研究”“新疆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现状与标准建设”等项目及相关研究成果为国家战略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智库建设卓有成效,多篇咨询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或被有关政府机关采纳,为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